西昌阿七镇玉米园区积极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,通过引进专业玉米粉碎机,有效解决玉米收割完毕后,散落田间地头的玉米秸秆问题。如今这些玉米秸秆正在“变废为宝”,让农户们没了后顾之忧的同时,也提升了增收效益。
走进秋收时节的西昌阿七镇大田村,连片的玉米地里,每天都能看到一辆大型玉米秸秆粉碎机奔忙于田间地头,不停的工作着,张开“大嘴”咬进一根根玉米秸秆,然后吐出一堆堆粉碎了的秸秆,所到之处,满地的玉米秸秆就全部被它“吃得”干干净净。经过粉碎后的玉米秸秆,紧接着就被转运到加工场地,经工人洒水淋湿充分拌匀之后,玉米秸秆碎立马便坐上了一条自动化的打捆流水线,打捆包装好堆在田边,等待充分发酵后便送往养殖场,成为饲喂牛羊等牲畜的青贮饲料。
“以前我们的秸秆都是拿在地里焚烧,非常污染环境,自从引进这个收割机,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,收来以后的秸秆打成青贮饲料,我们每亩地增收了300多块钱,我们也非常高兴。”当地村民王亮高兴地说。
据了解,这台今年九月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的设备,主要作用是解决园区内制种玉米秸秆的处理。通过青储玉米秸秆处理,把田间玉米秸秆变废为宝,让它变成饲料,不仅解决了园区秸秆的污染问题,同时增加了园区制种田块的效益,从目前初步估算,这台设备每天工作效率能达到45亩左右,能够生产48吨左右的青储玉米原料,玉米制种的田块综合效益提高到每亩320块左右。
据园区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园区的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已经提上日程,将规划修建可容纳2000头的肉牛养殖场和可容纳1000头的种羊场,形成园区自身的种养循环,进一步提高园区养殖业循环的经济效益。
记者:杨梦宇 陈锐